来源:优质原创编辑 日期:2023-03-29 20:30:04 浏览:881
这段时间热度很高的节目《演员请就位》,里面有这样一段改编了电影《梅兰芳》的片段: 这个片段是温峥嵘所饰演的是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去找黄梦莹所饰演的情敌孟小冬,打算劝她离开丈夫。 福兰芝甫一出场,就用了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前半生,她原来也是个唱戏的,只不过是和梅兰芳结婚后,才甘于隐退相夫教子。
而在劝退情敌的过程中,她发现孟小冬毫无离去之意,本来还体面大度的“正宫夫人”,也忍不住气急败坏:“会是你毁了梅兰芳!” 情敌妥协后,她离去时放心一笑,演出了福兰芝内心的释怀。
最终,温峥嵘凭借这个表演获得了S卡。这场戏是改编自经过艺术化处理后的电影,是改编后的改编。我们看到的福兰芝也许已经和真实中的她不一样了,但其实真实 历史 上的福芝芳,传奇的地方还不止劝退情敌这一点。 01 福芝芳于1905年出生在北京,外祖父是满旗军官,福芝芳本可当个军家**。
但满清倒台,民国建立,母亲家道中落,19岁时就嫁给了福芝芳的父亲。 然而母亲与父亲性格不合,母亲在怀孕后就搬回娘家,决定生下福芝芳后独自抚养其长大。 家道中落,又是孤儿寡母,福芝芳和母亲的生活并不好过。
福芝芳长得端庄秀气,嗓音又不错,迫于生计,母亲将福芝芳送去学艺。 福芝芳非常勤奋好学,加上很有天赋,人又聪明,很快就在一众师兄弟姐妹中脱颖而出,有了上台表演的机会。 可能是天道酬勤,又或是人善自有天佑,福芝芳在14岁时就被京剧名师吴菱仙收入门中。
有名师教授,福芝芳的戏剧技艺自然更上一层楼。 当时不少**,都称福芝芳为京剧“新星之秀”。倘若当初她继续唱下去,如今我们能叫出口的京剧名旦中,福芝芳必占一席。
可就在福芝芳的“事业上升期”,她遇到了梅兰芳。 梅兰芳是她的同门师兄,芝芳刚入师门时,梅兰芳已经是个名角,脱离师门开辟自己的一方天地了。 而梅兰芳是个尊师重道之人,常去探望恩师吴菱仙,也是这样,他认识了福芝芳。 福芝芳比梅兰芳小11岁,正是二八芳华,不仅年轻,长得漂亮,声腔也十分曼妙。
她在梅兰芳面前表演了一曲《战蒲关》,顿时抓住了梅兰芳的心。 恩师认为两人十分相衬,也有意无意地为两人牵起了线,经常安排他们同台演出。 意趣相投,惺惺相惜,两人很快就擦出了火花,正式成了一对鸳侣。1921年,梅兰芳派人向福芝芳提亲,还请了恩师和不少京城名流去说媒。
然而,梅兰芳看上福芝芳,除了两人兴趣相投以外,更重要的是福芝芳的条件不错。 这里的条件并不是指家庭条件,而是福芝芳的个人条件。 首先,她已经是个在京城小有名气的旦角,外形也不错,但关键的一点是,梅兰芳认为福芝芳能给自己延续香火。 其实彼时的梅兰芳虽然才27岁,但已经娶妻,甚至已经结婚十年了。
原配妻子叫王明华,出身自京剧世家。为人贤淑,出得厅堂,下得厨房,是标准的贤内助。 她曾为梅兰芳生下过两个孩子,之后为了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就做了绝育手术。
没想到的是,两个孩子都因生病夭折了,这也就意味着,她不能再为丈夫继后香灯。 于是梅兰芳就将目光放到了福芝芳身上,然而福芝芳的母亲却提出了两个条件,梅兰芳要应允这两个条件,她才同意女儿过门。 一是福芝芳进门后不当妾,要与王明华平起平坐。
二是自己无依无靠,只有女儿,女儿嫁到梅家,自己也随女儿到梅家生活。 这两个条件,梅兰芳都同意了,于是福芝芳就这样过了门。 02 福芝芳也非常传统和贤淑,嫁入梅家后她就退隐不再唱戏,一心一意照顾夫家,还为丈夫生下了9个孩子。 她从王明华手中接过照料家庭的重任,将梅家上下打理妥当。
梅兰芳的演出事业,从衣食住行到演出安排,也由她亲力亲为,外人都称这位贤内助为“扶植芳”。 当然,福芝芳很有“野心”,并不是打算当一个只会料理家长里短的妻子,而是想当一个配得上丈夫的夫人。 小时候穷,福芝芳没有接受到很多教育,文化程度不高,丈夫是个京城名角,在外人面前,自己可不能给他丢人。
于是她让梅兰芳为自己找老师,学习诗书绘画。初时只能看懂一些简单字句,后来已经对白话文和古文都十分精通。 不仅如此,她还非常留意当下潮流,学习时髦的女人都是如何穿衣打扮。陪同丈夫见客时,打扮十分得体,还很潮流,获得不少好评。
而且,福芝芳还十分敬重王明华。虽然自己和王明华没有大小之分,但她从来都很尊重这位原配,甚至将自己生下的第一个孩子,也打算过继给王明华。 但是王明华只带了一个月就还给了福芝芳,不忍他们骨肉分离,但心里很明白,福芝芳对自己的心意。
福芝芳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尊重王明华,说王明华是他们的“大妈妈”,一定要孝顺她。 在外为丈夫争光,对内也没有争风吃醋,让丈夫为难,因此,梅兰芳对福芝芳。
作为梅兰芳的二夫人,福芝芳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非常厉害。梅兰芳有两个正妻,除了二夫人福芝芳以外,还有大夫人王明华。
她凭借着自己的高情商,跟大夫人相处十分融洽。
王明华无法生育,所以福芝芳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就送到了王明华跟前抚养。
但是王明华因为自己的孩子夭折的事情非常悲痛,再加上当时已经绝育了,所以说王明华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了,因此整天都在这样抑郁的情绪中生活,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当时王明华因为肺结核的疾病独自在天津疗养,重病的时候,福芝芳还细心的陪在身边,陪她挑选满意的墓地,姐妹感情非常的好。
这样一个宽容体贴的人,在面对小三的时候手段却极其强硬。当时梅兰芳跟孟小冬在演出的时候产生了感情,孟小冬美丽年轻,肯定比福芝芳更有魅力,当初梅兰芳要娶她自然让福芝芳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威胁,再加上福芝芳是正妻的身份,所以坚决不允许梅兰芳让孟小冬进梅家。
虽然当时梅兰芳还是跟孟小冬结婚了,但是孟小冬一直都没有机会进入梅家,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有一次梅兰芳的伯母去世了,当时孟小冬接到了消息就披麻戴孝的要去祭拜,但是福芝芳却让管家拦住了孟小冬,誓*不让她踏进梅家一步,并且以肚子里的孩子威胁梅兰芳,要是让孟小冬进门,她就喝堕胎药打掉孩子。
虽然梅兰芳不断求情,但是她的态度非常坚决。
没有办法的梅兰芳只有劝孟小冬离开,而孟小冬也因为这件事情对梅兰芳彻底失望,离开了梅兰芳。所以说福芝芳这个女人是非常有手段的,对待自己的姐妹如果有情,但是对待小三绝不留情,所以她也成为了梅兰芳身边最重要的一个女人,跟梅兰芳结婚的十四年就给他生了九个孩子,福气满满。
王明华的眼中只有梅兰芳。
王明华好梅兰芳并不是自由恋爱而走进婚姻的殿堂,想想也是,在那个年代,自由恋爱是何等的奢侈,王明华能嫁给梅兰芳,说起来只是因为一场变故,这场变故就是一直视唱戏为生命的梅兰芳突然变声了,这虽然是发育过程中的必然经历。
但却让梅兰芳很是烦躁,梅家长辈看着梅兰芳如此,于是就打算给他找个媳妇,那时候人称此举为“冲喜”,而他们看上的正是同样出身梨园的王明华。
王明华就这样嫁给了梅兰芳,好在,两人婚后的生活还算不错,能称得上幸福美满,后来两人还先后生下了一儿一女,但是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梅兰芳还得为自己的事业继续打拼,但是当时的剧团有规定,那就是外出演出不能带家属,不过王明华却想一直陪在梅兰芳身边。
为此,王明华还不惜做了绝育,为得就是让梅兰芳能够安心唱戏,而自己也能时刻跟着他,为他操劳日常生活,梨园出身的王明华,对梅兰芳的事业帮助很大,因为她帮助梅兰芳改进了化妆和服装,后来梅兰芳能在舞台上红的发紫,这些改进自然都是“加分项”。
王明华失去了一儿一女。
王明华嫁给梅兰芳之后很幸福,但是这种幸福并没能一直持续,因为王明华的一儿一女被一场荨麻疹夺去了性命,而此时的王明华,已经绝育,自然不可能再有孩子。
这对王明华的打击非常之大,两个年幼的孩子接连去世,自己又无法再生,这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莫大的痛楚,当然这也让梅兰芳备受摧残,因为他在家族中,是兼祧两房的独生子,一儿一女的去世,也让整个家族陷入了无限的痛楚之中。
梅兰芳的夫人和孩子
这时候王明华的娘家,为了安抚她,就建议她收养自己的侄子,但是这点让梅兰芳无法接受,因为他当时还不到三十岁,让他收养一个孩子,这不是闹吗,于是梅兰芳向王明华表示了自己想另娶一个妻子传宗接代。
这让王明华更难受,但是她又不得不接受,因为无后为大,所以她无法也不能拒绝梅兰芳的建议,不过说来也巧,当梅兰芳想要娶二房的时候,有一个合适的人,就出现了,此人便是自己老师吴菱仙收的另外一名女**,名叫福芝芳。
福芝芳的进门让王明华痛苦非常。
梅兰芳和福芝芳结为连理之后,福芝芳很是争气,前前后后一共为梅兰芳生了九个孩子,而且第一胎就是男孩,这让全家人都对福芝芳颇有好感,而王明华每次看到梅兰芳和福芝芳两人有说有笑,还有孩子在膝下玩耍,都异常难受。
想想也是,一个出嫁的女人,所渴望的不正是膝下有子,丈夫疼爱吗,可是如今,王明华的渴望彻底成为了泡影,她不仅无法享受孩子带来的欢乐,而且丈夫的疼爱也不得不与她人分享,尤其是想到自己为梅兰芳的付出,心里的委屈就无法言语。
梅兰芳与福芝芳
这里飞鱼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下福芝芳的这九个孩子,福芝芳的九个孩子,其中五男四女,不过其中只有四人长大成人,其余皆夭折,不过好在福芝芳没有做绝育,不然梅兰芳还得娶三房来传宗接待,不过后来梅兰芳还是找了,这个人便是戏曲界大名鼎鼎的“冬皇”——孟小冬。
关于孟小冬的事,我们暂且不表,继续说王明华,当一个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是最为脆弱的时候,当然身体也是最差的时候,王明华就在这种无以复加的痛苦中,渐渐地把自己的身体给拖垮了。
王明华在悔恨中抱病去世。
王明华失去自己孩子之后,时常半夜间猛然惊醒,悲痛之情无以复加,有时候整夜都无法睡眠,她对所有的事情,都再也提不起兴趣,当然也不会精心打扮来迎合梅兰芳,不过即便此时王明华精心打扮,恐怕也无法引起梅兰芳的关注了,毕竟福芝芳给了梅兰芳需要的一切。
王明华每次看到福芝芳的孩子之后,总对自己绝育一事,悔恨不已,在这种负面情绪缠身的情况下,王明华染上了肺结核,并且久治不愈,这让一家人都为王明华担心。
而王明华到了这个时候,她心里想的依然是梅兰芳,她害怕自己的这个病会传给福芝芳剩下的孩子,于是她决定离开家,前往天津就医,这一去便是王明华的末路。
王明华外出就医并没有好转,而是逐渐加重,后来王明华在天津病危,梅兰芳和福芝芳一面派人赶往天津,一面为安葬为王明华选购墓地,最后王明华在悔恨中抱病去世。
因为梅兰芳的孩子过早夭折,再加上原配夫人王明华结扎不能生育,于是梅兰芳的家人找到为梅家寻找可以为其传宗接代的女子,看中了梅兰芳的同门师妹福芳芝,很快福芳芝进入梅家并很快代替了王明华的位置。
梅兰芳事业面临生*危机时,王明华陪伴丈夫渡过难关
梅兰芳的原配王明华比梅兰芳要大两岁,出生于京剧世家,在当时还是比较有名气的角,在18岁那年因为父母之命嫁入梅家。
这时的梅兰芳还没有成名,并且正逢变声期,要知道对于唱花旦的男演员来说变声期是一道巨大的关卡,变声期时变好变坏直接影响到之后的事业是否能够继续下去,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梅兰芳根本没有办法登台演出。
就在丈夫事业黑暗的时期,王明华依然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家庭,将梅家条理的井井有条,梅兰芳也在王明华的帮助之下度过了事业灰暗时期。面对妻子的深情厚爱梅兰芳也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事业逐渐走入正轨。
梅兰芳事业蒸蒸日上,王明华为了丈夫的事业做出令人惊讶的决定
自从王明华嫁给梅兰芳之后,两人形影不离,梅兰芳将家里的事务和工作上的事都交给王明华打理,自己可以安心的打拼自己的事业。京剧不但讲究演唱功底,行头也非常重要,王明华的一双巧手制作的假发能以假乱真,有了这个技能,梅兰芳每次都让王明华帮自己打理妆发和服饰,交给别人梅兰芳还不放心。
很快两人就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王明华和梅兰芳的感情也更深了,身兼梅兰芳的造型师和经纪人还要照顾家庭,王明华虽然感到非常辛苦,却十分幸福。儿女双全、丈夫事业蒸蒸日上、日子过的幸福美满,这时的王明华不奢求什么,沉浸在蜜糖般的生活当中。为了可以更好的陪伴在丈夫身边,王明华做了一个所有人都非常吃惊的决定,就是做绝育手术.
王明华对生活充满希望,但是命运却给王明华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当王明华将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遭到梅兰芳和梅家所有人的反对,但是王明华却铁了心要这样做,因为梅兰芳要四处巡演,还要到国外演出,为了可以全心全意的照顾梅兰芳所以下定这个决心。
同时王明华认为已经给梅家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可以说梅家有后,自己也放心了。
大家看到王明华如此固执,也就默认了这个决定,可是没有想到命运就是这么残酷,当王明华将绝育手术做完陪伴梅兰芳到日本演出没过多久,就传来儿女患上麻疹医治无效的消息。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梅家人都陷入悲痛当中,尤其是王明华痛失儿女,还因为绝育无法再为梅家传宗传代的自责当中,王明华整天萎靡不振、以泪洗面,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梅家为梅兰芳另娶妻子与王明华平起平坐,二妻和睦相处
要知道在当时的那个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论这个女子多么的贤惠能干、劳苦功高、才华横溢,但是梅家怎么可能没有后人呢?每次表演完回家的梅兰芳看到妻子这样的情况非常心痛,当王明华的娘家人让梅兰芳养个孩子,却遭到梅兰芳的拒绝,毕竟自己年轻想要个自己的孩子也是情有可原。在与王明华的商量之后,梅兰芳另娶偏房,王明华不想让梅兰芳为难只能同意。后来选择了梅兰芳的同门师妹福芝芳,两人知根知底也好相处。
当梅兰芳提亲时,福芝芳的母亲提出苛刻要求,不仅要求福芝芳与王明华地位一样,并且要住进梅府让梅兰芳为自己养老送终,梅兰芳都一一答应。福芝芳到了梅家之后对待王明华非常尊敬,甚至将自己与梅兰芳生的第一个孩子过继给王明华以代表自己对大夫人的敬重。
梅兰芳与福芝芳夫妻恩爱,王明华的婚姻和人生也逐渐进入末路
福芝芳到了梅家之后,梅兰芳的事业逐渐走上了巅峰时期,福芝芳不但打理好梅兰芳的事业和家庭做起了贤内助,还不断的充足自己,知道自己的文化不足,于是恶补文化,苦练文字四年多,除了家务和自修还学习服化。最重要的是福芝芳情商十分高,每次梅家班的演员出现问题的时候都是福芝芳帮助解决,深得梅家班人员的敬重。
福芝芳对于梅兰芳的原配王明华是发自内心的敬重,也在小心的维持三个人的婚姻,让这个家庭可以和睦相处,让梅兰芳更好的拼事业。福芝芳的情商和智商不但赢得了梅兰芳的爱情,也得到了梅*的支持,而这个时候的王明华身体越来越差,后来得到肺结核被送到天津医院治疗,最后孤独的病逝,终年只有37岁。
当大家都感动王明华的识大体却没有人真正的了解王明华的内心和感受,有些女人一旦爱上一个男人就会全心全意的付出,恨不得付出自己的一切。我们不要把爱情想得太过美好,付出的时候要有所保留才可以让有退路,但不可否认的是王明华对梅兰芳的爱是无私的。
梅兰芳背后的女人有着和他相似的名字福芝芳。梅兰芳先生十分认可福芝芳的付出,在晚年时放弃了*后埋入八宝山公墓的机会,自己又另买了一块墓地只为能和福芝芳葬在一起。
由此可见福芝芳在梅兰芳先生心中的分量。
福芝芳,出生在一个北京四合院里,在她还没出生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离婚,福芝芳是在外祖父家出生的。外祖父原本是一名军官,只有福芝芳母亲一个女儿,原本足以供她们母女两人衣食无忧,但战乱四起外祖父家也不似从前那样富裕。母亲独自一人抚养福芝芳长大,她出落得越来越漂亮,母亲为了福芝芳能有一个吃饭的手艺,将她送去学习京剧也正是这个经历让她与梅兰芳相识。梅兰芳原本生活十分美满,他有两个很可爱的女儿,妻子也温柔贤良。
可一场疾病夺走了他的孩子,妻子为了更好得照顾这个家庭,生了孩子后也做了绝育手术。梅艳芳的家庭关系是绝对不能没有后代的。所以当福芝芳出现时,梅兰芳心里的算盘就开始打算了。
他专门来看望福芝芳以确定她有一副好生养的身体,他便开始追求福芳芝,原本福芳芝只把梅兰芳当做老师看。她很欣赏梅兰芳先生的才华以及他温文尔雅的样子,她也需要有人扶持。两个人在一起就好像是一种交易,梅兰芳需要福芝芳为他生儿育女,而福芝芳需要梅兰芳为她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就这样两个人走到一块。
两人结婚后,生活还算是幸福。福芝芳也成功为梅兰芳产下一个孩子,梅兰芳为孩子取名叫大宝。福芝芳为了让身为原配的王明华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成为她的威胁。
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把孩子送到王明华房中交给她抚养。王明华也不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当福芝芳把孩子送过来时。她就知道自己日后定不会被亏待,在梅家为孩子办满月酒时。她亲自将孩子送回来,并说孩子不能离开自己的亲生母亲,我们日后一起扶持这个家,就这样福芝芳与王明芳关系越来越好。
有了孩子后,梅兰芳与福芝芳的关系如胶似漆。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福芳芝便遇见了感情里的劲敌孟小冬。和她一样孟小冬也是在剧院里与梅兰芳结下情缘。可不同的是孟小冬才学和美貌都在她之上。
而梅兰芳也已后继有人,想要迎娶孟小冬就更加迫切。梅兰芳在与孟小冬确定关系后,立刻找到福芝芳让她抓紧筹办。原本事事都听梅兰芳的福芝芳,听后立刻拒绝了这个要求。无可奈何的梅兰芳一边不愿意与福芝芳闹僵,一边又不愿意放弃与孟小冬的情意。
权衡一下只好又为孟小冬另找了一处院子,由于没有进门梅兰芳参加各种宴会都不能带她,还要两个院子来回跑。孟小冬孟小冬与梅兰芳在一起后,再也没有上台演出过。喜欢孟小冬的戏迷知道是因为梅兰芳她不再上台表演,想着只要杀了梅兰芳孟小冬就会再次演出了。
一场枪击事件便出现在梅兰芳面前,一位无辜的梅*人士替他挡了一枪。正是这次事件让梅兰芳意识到活着最重要,和孟小冬在一起是好,但命随时有可能丢掉,他心里的那杆秤开始慢慢偏向了福芳芝。后来梅兰芳外出巡演,本打算带着孟小冬一同前往,可福芝芳以命要挟梅兰芳就此作罢。
孟小冬从这时对梅兰芳就有些许失望。梅兰芳母亲过世她前去吊孝,被福芝芳拦在门外。孟小冬找梅兰芳求助,梅兰芳向福芝芳张口求情,她以肚子里的孩子要挟,孟小冬进门吊孝这件事不了了之。孟小冬从此彻底对梅兰芳失望,两人从此分道扬镳。
战乱纷飞,他们居住的城市也被攻陷,日本人知道梅兰芳在国内的影响很大。抓获了在外交流的梅兰芳,试图通过他获取民众认可。梅兰芳被软禁数日,外面就流言四起说梅兰芳已经投靠了日本人。
而福芝芳却十分相信他不会做卖国贼。她一面操持着一家人的生计,一面笼络梅派人士制造舆论逼迫日本人放人。在福芳芝的一番行动下,梅兰芳被释放出来。日本人并没有因此罢休,为了让梅兰芳向自己求饶。
日本人冻结了他的资金也不允许他再演出。梅兰芳觉得自己快熬不住了,福芝芳告诉他你这么有才华不是只有表演戏剧这一条路。喜欢画画的人这么多,如果你去画画肯定也会有人购买。
社会各界人士为了支持梅兰芳,专门为他举办了一场拍卖会。然而被日本人买下了大部分作品。不愿交出作品的梅兰芳毁。
国粹之魂:梅兰芳 文——王旭晨 摘自:《读者》 孟小冬与 梅兰芳 的合影 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第一人” 1930年2月,36岁的梅兰芳正当年,坐在美国纽约百老汇第四十九街大戏院的后台休息室,他静静地等待着演出的开始。虽然之前为这次赴美演出做了长达六、七年的精心准备,可他的心里依然忐忑不安: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么大,见过大世面的纽约市民能看懂中国古老的京剧吗? 就在此前不久,《****》还以瞧不起的口吻说:“你们要看东方的戏剧,就要不怕烦躁,看躁了,朋友,你就出去吸几口新鲜空气……”又说梅兰芳扮成女人,但是全身只有脸和两只手露在外面。
梅兰芳还没登台出场,美国的第一大报就开始喝倒彩了。
时间到了,戏院中的灯光逐渐暗淡,一阵清亮悦耳的东方管弦乐声之后,台上的舞幕拉开了:绚丽的中国红缎湘绣幕布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在灯光的照耀下,愈发显得光彩夺目。 乐声忽一停,后帘内蓦地闪出个身着华丽彩服的东方美人。蓝色的丝织长裙显出她曼妙的腰身,光滑细腻的肌肤、纤细柔软的兰花指、标致漂亮的脸蛋……偌大的舞台,聚众人目光于一身。细微的乐声里,她在台上缓缓地转圈,迈着柔柔的碎步,扭着纤纤细腰,摆动着变化万千的手势……伴随着悠悠扬扬的唱腔,浑身洋溢着无与伦比的美丽和高贵。
美国观众震惊了,他们全然沉浸在剧情中,时悲时喜,或哭或笑……直到锣鼓声响,台上绣幕忽然垂下,大家才苏醒过来,疯狂地鼓起掌来,戏院顿时变成了棒球场。直至把梅兰芳逼出来谢场五次,人声才逐渐安定下来。戏演完了,人们久久地不愿离去,都想再多看一眼戏台上那个婀娜多姿的女人,所以没命地鼓掌。
换了长袍马褂的梅兰芳只得又走到台前,这下人们惊呆了,诧异了,刚刚还是仪态万方、柔声细语的女子,转眼变成了俊朗儒雅、风度翩翩的男士。 梅兰芳在美国的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纽约百老汇第四十九街大戏院的黑市票也一度卖到20多美金。
在鲜花展销会上,有一种花被命名为“梅兰芳花”;一位女士在三个星期内连看了16场梅兰芳的演出,仍然意犹未尽。听闻梅兰芳那年正好36岁,她便特意买了36株梅树种在自家的花园里,并请梅兰芳破土,还把那块地命名为“梅兰芳花园”。在纽约,掀起了一股疯狂的“梅兰芳热”。
原**在纽约出演两周的梅兰芳不得不把时间增至五周。梅兰芳所到之处,没有警车前导就不能举步。随后他又前往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地,沿途所受欢迎盛况空前。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知名京剧学者和剧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翁思说:“当时美国盛行歌剧、话剧、杂剧,和歌剧不讲话、话剧不演唱、杂剧没情节相比,中国京剧**了说、唱、演等艺术手法,进入美国后引起巨大轰动,梅兰芳的‘名人效应’绝不亚于眼下的成龙、李连杰等明星。
从一定意义上完全可以说,梅兰芳是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第一人”。 三“心”成就梅兰芳 硝烟战火中,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危在旦夕。在这绝境中,温柔多情的虞姬忠贞不渝,始终陪伴着他。一对英雄美人已到了最后生离*别的时刻。
西楚霸王不禁热泪盈眶,发出了哀鸣。他紧紧地拉住虞姬的手,悲壮地唱道:“十余年,说恩爱,相从至此,眼见的,孤与你,就要分离……”在他身边那个依依不舍的美人,却仍然凝视着他,叫着“大……王……呀!” 一声声泪俱下的“大王”,人们被梅兰芳扮演的虞姬深深地打动。很多人说,如果没有天赋,梅兰芳断然不能将这种女性美模仿得丝丝入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是生来唱戏的天才。
其实不然,梅兰芳的先天条件并不出众。小时候,他是个“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的普通孩子。初学戏时,因为他的“迟钝”,老师一气之下甩手而去。
梅兰芳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和他勤学苦练、虚心求教,集百家之长于一身是分不开的。 1904年8月17日,10岁的梅兰芳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戏台,串演《长生殿鹊桥密誓》中的织女。初次登台的梅兰芳一点也不胆怯,兴奋地唱个不停。
在戏台上的他肯定没有想到,这一唱,就是半个世纪的光阴。 首次登台之后,梅兰芳像很多学戏的孩子一样,开始了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生活。那段日子,他的生活极为单调枯燥,天一亮就开始吊嗓子,然后练身段、学唱腔、念本子,一步步练下来,常常是汗如雨下、眼泪汪汪。寒冬腊月里他踩着跷在冰面上跑圆场,常常被摔得鼻青脸肿。
拿大顶时,他得忍受着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有时竟昏倒在排练场。年少的梅兰芳认真刻苦地学戏,从来不理会他人的闲言碎语:有人说他“脸*、身僵、唱腔笨”;有人说他“怎么就那么闷”。这些都丝毫没能把他打垮,他照常练功演戏,坚韧的决心支撑着他毫无畏惧地向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兰芳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他不仅成了享誉中外的艺术**,还独创了鼎鼎有名的梅派风格。 除了有决心,梅兰芳还非常地用心。每次演出,他除了自己登台表演外,还在空闲时间认真观摩别人的表演,尽力汲取前辈艺术家和他人的长处。
在他看来,学习他人长处是提高自己艺术修养的最好途径。 此外,梅兰芳还虚心地接受同行给他提出的意见。在初演《汾河湾》时,有观众来信指出他演青衣柳迎表演得太呆板,要他学习京剧前辈时小福那种“露手青衣”的表演艺术,还按照剧情出了许多好主意。
再演《汾河湾》时,梅兰芳果真按照这位观众的意见去做了。接着这位观众又写来了热情洋溢的第二封信、第三封信,最。